天津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實施代表建議辦理兩次答復、兩次評價機制,在承辦單位年初進行第一次答復、代表第一次評價基礎上,在年底再次向代表答復辦理情況,代表根據(jù)辦理成效再次作出評價。隨著該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的不斷完善,較好地解決了有的代表建議辦理答復后“不了了之”、一些承辦單位重答復輕落實的問題,對于推動代表建議辦理由“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實現(xiàn)了辦理質(zhì)量和人大代表滿意度雙提升。
一、完善工作機制
按照代表法規(guī)定,承辦單位應當自建議交辦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答復代表。天津市代表建議條例規(guī)定,代表應當在收到答復后一個月內(nèi)反饋對辦理工作的意見。由于辦理期限和工作進展等各種因素的制約,此時承辦單位多是報告建議的辦理方案和啟動情況。增加“再次答復—再次評價”環(huán)節(jié),即要求承辦單位在當年年底再次向代表報告建議辦理的整個過程和成效,由代表再次評價,作為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最終評判。
加強對兩次答復、兩次評價工作的統(tǒng)籌推動。年初對承辦單位明確建議辦理要求和兩次答復時間節(jié)點。在臨近答復時間的關鍵節(jié)點,及時提醒承辦單位按時答復。召開建議辦理工作中期推進會,督促承辦單位采取有力舉措往深里辦、往實里辦,兌現(xiàn)答復承諾。
推動建立答復承諾解決事項臺賬。在辦理答復中,要求承辦單位將已采納和列入工作計劃的建議建立答復承諾解決事項臺賬,明確工作目標、措施和時限,定期匯報辦理進展情況,讓代表一目了然、心中有數(shù)。在二次答復中,逐項報告初次答復中制定的措施方案是否真正落實到位,核查向代表作出的鄭重承諾是否實現(xiàn)預期成效。
加強對承諾事項落實情況的監(jiān)督。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機構建立追蹤跟進機制,督促承辦單位結合承諾抓好落實。關口前移發(fā)現(xiàn)處理潛在問題,對代表可能不滿意和表示基本滿意的建議辦理答復進行專項研究,督促承辦單位深入研究分析堵點難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辦理舉措,確保落地見效。代表兩次具體評價意見都及時直接反饋給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機構和承辦單位,對于“基本滿意、不滿意”的,代表工作機構組織代表和承辦單位開展面對面溝通,提出辦理要求,進行動態(tài)追蹤,加大督辦力度,推動取得實質(zhì)性成效。
二、加強工作保障
完善代表建議重點督辦機制,把加強督辦工作作為增強辦理實效、解決突出問題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建議工作信息化建設,為建議辦理搭建起即時溝通新模式,推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提質(zhì)增效。
發(fā)揮重點督辦建議示范帶動作用。實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牽頭督辦、專門委員會對口督辦、代表工作機構重點督辦制度,選取一批具有全局性、代表性,關乎民生福祉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重要問題的代表建議,采取“綜合聽+實地看”的方式,既督“辦理”,對承辦單位的辦理答復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對遇到的難題推動協(xié)調(diào)會商,更督“落實”,對應該落實、能夠落實的,緊盯不放,推動開花結果、見實見效。通過以點帶面,典型推動,督促承辦單位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辦理機制、細化辦理措施,切實將建議辦理落實落地。
強化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完善市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功能,實現(xiàn)代表建議提出、交辦、溝通、答復、反饋、查詢?nèi)鞒淘诰€運行。承辦單位通過平臺上傳答復電子版,代表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答復、反饋評價意見,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搭建“一建議一群組”工作平臺,依托代表履職服務平臺移動端(政務微信)為每一件代表建議建立辦理群組,打造代表與承辦單位聯(lián)系溝通的“直通車”,提出建議的代表、承辦單位工作人員、代表工作機構工作人員在群內(nèi)直接聯(lián)系、充分交流,實現(xiàn)“提”“辦”“督”三方信息互通、交流互動。
三、強化工作成效
兩次答復、兩次評價工作機制的運用,形成貫穿辦理工作全過程的閉環(huán),壓實承辦單位的工作責任,提升了辦理工作質(zhì)效,推動建議辦理落實落地。
壓實了承辦單位工作責任。實行兩次答復、兩次評價機制,瞄準“雷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等辦理工作中的問題,促使各承辦單位切實改進作風,自覺主動接受監(jiān)督,狠抓抓實代表建議落實;促使承辦單位與代表保持密切溝通聯(lián)系,主動向代表報告落實效果和進展情況,當面聽取意見建議,認真研究和采納代表意見,推動承辦單位把辦理代表建議轉變成接受人民群眾監(jiān)督、回應社會關切、改進提高工作的實際行動。
深化了代表對建議辦理工作的參與。督促承辦單位深化與代表的溝通聯(lián)絡,辦理前主動聯(lián)系,深入了解建議提出背景,找準方向;辦理中加強溝通,靈活采取上門走訪、網(wǎng)絡、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辦理后及時反饋并聽取意見。代表們普遍反映,實行兩次答復、兩次評價,擴大了代表對建議辦理過程的深度參與,促進了承辦單位以切實行動回應代表和群眾關切。
推動代表建議落實落地。實行兩次答復、兩次評價機制,解決了有的建議辦理質(zhì)量不高、進展緩慢,個別承辦部門單純注重“滿意率”、忽視“落實率”的問題,一批代表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讓代表的“金點子”真正成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金鑰匙”。關于推行學生“閃送”進校建議,承辦單位主動上門與代表溝通,充分聽取意見,并開展實地調(diào)研,研究工作措施,加大辦理力度,最終推動了“閃送”工程常態(tài)化開展,已成為緩解早高峰交通擁堵、保障學生出行安全的重要舉措。代表提出的關于完善市政道路配套路燈的建議,承辦單位第一時間與建設單位溝通協(xié)調(diào),積極走訪代表,聽取意見,督促有關建設單位加快工作進度,及時讓諸多道路路燈和交通信號燈全部亮燈,該建議圓滿辦結,代表表示滿意。
編 輯: 張峻銘
責 編: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