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職工張金海與南都記者講述了他與黃河的故事?!拔页錾邳S河邊,喝著黃河水長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每逢黃河枯水期,水井沒有水,就跟著大人一起到離村莊很遠的地方去擔水吃,用半盆水先洗臉后洗腳,再留著喂雞喂鴨?!?/div>
在張金海的童年回憶中,黃河斷流期是一段難熬的時期?!皬哪菚r起,我是多么盼望黃河不再斷流,并在心里默默立志,要為黃河做點什么?!?/div>
長大后,張金海如愿成了一名從事濕地城市建設管理的基層工作者。
隨著國家對黃河的治理,黃河水已實現全流域暢流。但即使是這樣,對于張金海而言,珍惜黃河水依然刻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吹焦珟母咚溟L流水,張金海也不斷的思考嘗試讓它能更省水。為此,張金海利用在部隊自學電子維修打下的底子,反復試驗做出節(jié)水新裝置,把用水量減了一半,后來又經過多次改進,發(fā)展到如今的第五代公廁節(jié)水設備,用水量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前些年,黃河入??跐竦貐^(qū)域互花米草一度泛濫,極大影響了灘涂潮汐水文過程,導致鹽地堿蓬嚴重退化,威脅本土動植物的生存和近海岸生態(tài)系統安全。張金海經過多次實地走訪調研,提出了《關于加快對環(huán)渤海地區(qū)互花米草治理的建議》。
他的建議被采納,山東省東營市組織人員采取圍淹方式治理互花米草:在低潮灘采取刈割治理技術;在中潮灘采取“刈割+圍淹”治理技術;在高潮灘采取“刈割+翻耕”治理技術。先后投資5.47億元,連續(xù)實施五期綜合治理項目,治理總面積13.1萬畝。
為防止互花米草“卷土重來”,當地通過綠色方式修復生態(tài),利用工程和生物等措施,因地制宜恢復鹽地堿蓬、海草床等植被來擠占互花米草的生長空間,累計退耕還濕、退養(yǎng)還灘7.25萬畝,修復鹽地堿蓬、海草床6.2萬畝。
張金海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自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張金海先后提交了58件代表建議,其中有20多件與黃河相關,包括《關于推進實施黃河刁口河故道生態(tài)修復和保護工程的建議》《關于利用黃河水入海之水打造黃河三角洲下游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高質量發(fā)展的建議》《關于進一步支持黃河三角洲地區(qū)實施生態(tài)環(huán)境大保護的建議》等等。
2021年,國家公園管理局批復同意開展黃河口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工作,標志著黃河三角洲生態(tài)保護工作進入新的階段,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指導支持下,東營市以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為牽引,投資近10億元實施水、林、田、湖、草、濕地、灘涂、海岸線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市濕地面積達到4567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的1/4,濕地保護面積2762平方公里,保護率達到60.47%。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景色(無人機照片)。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以保護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tài)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2013年,黃河三角洲濕地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隨著濕地修復面積的不斷擴展、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快速提升,為鳥類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樣棲息地。數據顯示,黃河口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區(qū)內,野生動物、植物分別增加到1632種、685種,鳥類由建區(qū)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3種,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分別達到26種和65種,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國際機場”。
張金海感嘆道,有句話說得好:“生態(tài)好不好,鳥兒最知道?!爆F在的東營,珍稀的白天鵝飛進城市濕地嬉戲覓食已是常態(tài),就連生性挑剔的東方白鸛也在城市附近“安家產子”。
“通過親身經歷黃河三角洲的發(fā)展變化,我也更加深刻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豐富內涵?!睆埥鸷Uf,“接下來,我也會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上再努把力、再加把勁,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讓我們的家園更生態(tài)、更環(huán)保、更美麗。”